2021年2月21日 星期日

蔣介石綁架了台灣!!

      兩岸的問題,其實很簡單,兩岸之所以從1949年至今(20021年)仍然無法統一,全都是因為台灣島上的割據政權偽政府在從中作梗,破壞兩岸統一。話說當年國、共內戰之後,國民黨的蔣介石軍閥勢力打輸卻不認輸,不但把大陸幾乎所有的黃金都搜刮一空,並將北京故宮的文物精華也悉數劫走,然後逃亡到台灣島上搞起地方割據政權偽政府,卻恬不知恥地依舊以前朝(中華民國)的名稱,魚目混珠,繼續在台灣及世界招搖撞騙,說自己是代表全中國的中央政府,反而誣衊大陸的北京中央政府是匪偽政權,真是無恥至極!!

      所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此乃自古以來,衆所周知的道理。中華民國因為國民黨的倒行逆施,在大陸不得民心,因此被共產黨推翻其政權,共產黨以武力革命,贏得政權之後,將國號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當下,【中華民國】就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即【前朝】,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才是【當朝】,也就是當今中國的朝廷(政府)之意,亦即當今中國唯一合法的中央政府之意。至於那盤踞在台灣島上,搞地方割據政權偽政府,根本就是個自備狗糧當美國看門狗的民族敗類!

      由於盤踞在台灣島上的這個割據政權偽政府在台灣島上已經立足72年之久,遂使台灣島上的人民認同錯亂,以為自己只是屬於這個割據政權偽政府所統治的區域範圍內的人民,自己的領土就那麼一丁點大而已,並且將割據政權偽政府所統治的台灣島當成是一個獨立於中國以外的【國家】,而將【中國】當成是【外國】,錯誤地認為大陸人才是中國人,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並極度地仇中、恨中,簡直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殊不知自己就是中國人,仇中、恨中,不是在仇視自己、恨自己嗎?真是數典忘祖,荒謬至極!!但是被洗腦已久的台灣人,就是想不通這個道理。

      台灣從國民黨統治時期至今日民進黨執政,執政當局都一直堅持反共路線,以為這樣就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但明明中華民國國父親口說他的三民主義裡的民生主義就是共產主義,為什麼國民黨及民進黨還佯裝不知,堅持反共呢?不但堅持反共,而且故意誤導人民,把共產主義等同於獨裁,而將資本主義等同於民主,國父早就在20世紀初就看穿了歐美帝國資本主義國家的陰謀了,而不肖的國民黨及民進黨卻還心甘情願當美國的看門狗,處處以美國為馬首是瞻,只能說這些人利慾薰心,眼中只有個人利益,完全無國家民族思想,也完全不管一般社會大眾的死活。

      其實汪精衛才是中華民國國父真正的繼承人,國父遺囑就是汪精衛代筆的。而這國父真正的繼承人卻被國民黨誣衊與抹黑成漢奸,而且還被蔣介石派人暗殺了好幾次都沒死成,最後因為槍傷復發而死,真是可憐!連國父囑意的繼承人都被爭奪權勢的蔣介石暗殺了,蔣介石還有什麼壞事幹不出來呢?據說,汪精衛死後,宋慶齡還因此當著蔣介石的面前掀桌,怒罵蔣介石。國父臨終時,只通知了幾個心腹,其中一個就是他最信任的汪精衛,汪精衛代寫其遺囑之後,請國父閱後,如覺有不妥之處可刪除或添筆再簽字,然而國父閱後,很是滿意,並未刪減與添筆就簽上了自己的名字。想不到這樣一個受到國父器重與看好之人,最後卻被蔣介石給暗殺了!蔣介石真是民族的大罪人!!宋教仁也是被其同黨黨員給暗殺掉的,宋教仁遭暗殺後至臨終前,其國民黨同志圍在其臥榻前,眾人七嘴八舌地斷定這一定是袁世凱所為,宋教仁忍著槍傷的劇烈疼痛,開口回道:『只有我黨同志才會搞暗殺,暗殺我者,必定是我黨同志,非袁總統所為。』宋教仁身為國民黨員,肯定最了解國民黨的黑暗與骯髒、齷齪及下流。

      大陸及台灣民間口耳相傳,民國時期的宋家三女,長女宋靄齡愛錢,剛好嫁給視錢如命的孔祥熙;而次女宋慶齡愛國,剛好嫁給了愛國的孫中山;而三女宋美齡則是愛權,也剛好嫁給了喜好爭奪權勢的蔣介石,這一切難道都是上天的巧安排嗎???

      大家仔細思量看看,清廷於1895年將台灣割讓給日本,而在1945年,日本戰敗後,又將台灣歸還給了咱中國,台灣又重回祖國的懷抱。之後,咱中國又持續內戰,共產黨取代了國民黨,推翻了中華民國這個朝廷,中華民國成為了中國的一個過眼雲煙的其中一個舊朝代,取而代之的新朝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自然就是這中國當今朝廷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份子,怎麼會因為蔣介石在台灣搞地方割據政權偽政府,台灣人就認為只有大陸才是中國的領土,大陸人才是中國人,而台灣就變成不是中國的領土,台灣人就變成不是中國人呢?台灣又從未宣布脫離中國,獨立建國,為什麼台灣人還是像得了失心瘋一樣,認為自己是獨立於中國之外的國家呢???這實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由於台獨分裂分子大都是胸中無半點文墨之人,因此才會以為『中國』一詞是始於中華民國建立之後才有所謂的『中國』,而因為中華民國建立時,台灣是日本的殖民地,所以,這些台獨分裂份子認為台灣自始至終就不是中國的領土。建議這些台獨白丁,可以來看看我這篇文章,就會明白『中國』一詞有多悠久了!

      

2021年2月1日 星期一

『閩南話』是『唐朝官話』?是『河洛話』?『閩南人』是『河洛人』???醒醒吧!!別傻了!!!

 常常在網路上看見有文章寫說閩南語是所謂的古漢語,然後又說閩南語是唐朝官話等,事實真相真是如此嗎?剛好找到了一些資料,兹分成三點來敘述,請網上讀者諸君們自己來判斷。

①唐朝詩人劉禹錫(772-842)《劉賓客文集》中的《唐故福建等州都團練觀察處置使福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贈左散騎常侍薛公神道碑》有云:『閩有負海之饒,其民悍而俗鬼,居洞砦,家浮筏者,與華語不通』(今人往往以為『華語』這個詞彙是由東南亞華人創造出來的,然而事實上是唐朝人劉禹錫就已經寫出了『華語』這個詞彙出來了,至於始於何時,就不清楚了,但至少知道這個詞彙並不是由東南亞華人始創。)劉禹錫是正宗的河南洛陽人,又是唐朝的大詩人,他明明白白地道出了閩人講的語言『與華語不通』,而台灣閩南人卻說自己的語言是『河洛話』,又大言不慚地說自己的語言是唐朝的官話,如果閩南話真的是『河洛話』,又是唐朝的官話,唐朝的河南大詩人劉禹錫又怎麼會說:『與華語不通』呢?閩南人不是最愛說唐朝陳政,陳元光父子從河南光州南下平亂,帶來了唐朝時中原的語言嗎?那同樣都是唐朝人的劉禹錫怎麼會說【與華語不通】呢???才相隔不到一百年,且在同一個朝代,怎麼會馬上就不通了呢???卻反而可以與自稱是永嘉之亂(公元307到312年)時南下到福建泉州的泉州人,彼此可以溝通呢?漳州建府為公元686年,距離永嘉之亂將近400年,年代相距較遠,且不在同一個朝代的人,彼此的語言可以互通,怎麼會反而年代相距較短,且又在同一個朝代的人,彼此的語言卻反而無法溝通,這不是很奇怪嗎???由此可見,閩南話壓根就不是啥『河洛話』,而只是閩南地方的土話而已,陳政陳元光父子也不是來自中原,而是潮州土生土長,漢化的越人而已。而因為泉州與潮州同屬於閩越人的地盤,都是講閩越語的,自然可以相通。而漳州就是由原來的泉州與潮州各自割出一部分土地來成為漳州府。因此不能僅僅因為閩南語摻雜了大量的中古漢語的讀書音就能大言不慚地說自己說的話是『河洛話』,如果因為這個原因就能說自己說的土話是『河洛話』,那麼韓國、日本及越南語豈不是也能自稱其為『河洛話』了嗎?!!

②南宋朱熹(福建三明尤溪客家人)在其《朱子語類》也道出:『四方聲音多訛,卻是廣中人說得聲音尚好。蓋彼中地尚中正,自洛中脊來,只是太邊南去,故有些熱。若閩浙則皆邊東南角矣,閩浙聲音尤不正。』由此可見,當時的讀書人認為廣中人繼承了中原洛陽地區的語音,所以『尚好』,而閩浙人的發音則特別不正確。有沒有看到?廣府人說的還算好,而閩浙人發音特別不正,還吹噓自己講的是什麼『河洛話』,古漢語,別笑死人了啦!!

③南宋慶元年間任汀州教授的陳一新《跋贍學田碑》有云:「閩有八郡,汀鄰五嶺,然風聲氣習頗類中州」,差不多同時代的詩人劉克莊《詠漳州風物》有云:「風煙絕不類中州」,兩者交叉對比,可見宋人眼中境土相鄰的汀(客家人),漳(閩南人)兩州居民的方言和文化面貌是完全不同的。只有汀州居民(客家人)語言習慣文化和中原一樣,漳州居民(閩南人)卻和中原有明顯差異,由此可見,閩南人只是當地越人漢化而已,根本就不是啥中原漢人南下,而所講的閩南語也只不過是摻雜了大量漢語詞彙的百越語而已,根本就不能算是漢語,而且閩南語裡面的漢語詞彙大約佔了百分之七十至七十五左右而已,居然就敢大言不慚地說自己是古漢語的代表,如果只佔了百分之七十五左右的閩南語是古漢語,那韓國語及越南語裡面的漢語詞彙大約都各佔了百分之八十到八十五左右,比閩南語裡面所含的漢語詞彙還要高出至少十個百分比,那韓國語和越南語豈不是更有資格說自己的語言是古漢語的代表?!

此外,閩南人最喜歡侃侃而談的唐初入閩的開漳聖王陳元光,新舊唐書均無記載。另外,所謂的『八姓入閩」之說也只不過是後世人編造的謊言而已,泉州人自稱晉江得名於永嘉之亂時期北方移民遷入。實際上,晉江得名於晉安郡,而晉安郡在永嘉之亂前十幾年就已經設立了。沒有任何記載能證明永嘉之亂時有北方移民進入福建。實際上,當時北方人到達長江南岸就已經可以脫離險境,根本沒必要進入經濟文化落後、氣候濕熱的福建。而且用腳底板想想也知道,如果真的有北方士族進入福建,發生如此大事,《宋書》《陳書》等正史不可能不記載,然而在這些史書中記載的人物,竟然沒有一個人涉及到福建,豈不啟人疑竇?所謂的「八姓入閩」之說最早見於唐代林諝的《閩中記》,林諝自稱祖先是永嘉時遷入,還聲稱「林、黃、陳、鄭」四姓是永嘉時期的北方衣冠。但是林諝是中唐人,如何知道永嘉之事?更何況,在講究門第出身的唐代,附會之風盛行,林諝的話完全不可靠。

晚唐詩人陳陶(公元812-885)看到滿城的刺桐花將整個泉州城映照得紅艷艷的,便在他的詩《泉州刺桐花詠兼呈趙使君》中寫道:「海曲春深滿郡霞,越人多種刺桐花」。可見直到唐末泉州仍然是越人的地盤。另外再來看劉長卿(726-786)的《送崔載華、張起之閩中》:「不識閩中路,遙知別後心。猿聲入嶺切,鳥道問人深。旅食過夷落,方言會越音。西征開幕府,早晚用陳琳。」以及駱賓王《晚憩田家》詩云:「龍章徒華表,閩俗本殊華」。在在都顯示了閩地與中原大異其趣,完全沒有顯示出有大量來自中原的漢人移入的跡象。 唐代《開元錄》指明:“閩縣,越州地,即古東甌,今建州亦其地,皆夷種,有五姓,謂林、黄是其裔。” 北宋《太平寰宇記》依然引用这段话,說明北宋人也根本不承認閩人是中原移民。 閩南人自稱『河洛人』,又自稱『光州固始人』,兩者本身就自相矛盾。『光州固始』是江淮地區,唐代屬於淮南道,根本不是河洛地區。

綜合以上可得到結論:閩南人所說的語言,並非是什麼『河洛話』,而僅是融入了大量漢語詞彙的『閩越語』而已,閩南人也不是什麼中原逃難南下的『河洛人』,而僅僅是漢化之後的『閩越人』而已(當然也一定存在極為少量的南下中原人的後代,不過因為數量不多,並非是閩南當地的主體民族,如今大都已經融入當地人了!)。是『閩越人』就承認是『閩越人』,根本就沒什麼好丟臉的,認為當中原的『河洛人(其實在中原,根本就沒有【河洛人】這種說法,中原人也沒人自稱是【河洛人】)』比較光榮,而認為身為閩南當地土著的『閩越人』就低人一等的這種心態才真的是要不得的吧!!

附帶一提,【閩越族群】跟【中原華夏族群】都是【漢人】,【漢人】的稱呼是【漢朝】建立之後才慢慢形成的,此語用來稱呼【漢帝國】統治的疆域內的人民,當然也包含【閩越族群】在內,不是專指【中原華夏族群】。此外,【河洛人】一詞來自台灣的閩南人,福建閩南地區的閩南人並不會自稱是【河洛人】,也不對【河洛話】此種稱呼對號入座與買帳。由日治時代日本人編撰的【台日大辭典】就可以發現【福佬】一詞,按照詞典上面的解釋,【福佬】一詞是廣東人對福建人輕視的稱呼。追根究底,原來,【河洛】僅僅只是台灣閩南人對於【福佬】一詞的自我催眠與幻想之後的產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