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8日 星期五

巴利語

 巴利語

元音


高度 前後

前 央 後

高 i [i]

ī [iː]


u [u]

ū [uː]


中 e [e], [eː] a [ɐ] o [o], [oː]

低 ā [aː] 

長和短元音只對比於開音節中;在閉音節中所有元音總是短的。短和長的e與o是互補分布的:短變體只出現閉音節中,長變體只出現在開音節中。短和長的e與o因此不是不同的音位。

aṃ[ãŋ], iṃ[ĩŋ], uṃ[ũŋ]

有叫做anusvāra的聲音(梵語術語;巴利語為:nigghahita),用羅馬化字母ṁ(ISO 15919)或ṃ(IAST)表示,在多數傳統字母中用凸出點來表示,最初用作標記前面的元音要鼻音化的事實。就是說,aṃ, iṃ和uṃ表示[ã], [ĩ]和[ũ]。但是在很多傳統發音中,anusvāra被發音得更強,像軟齶鼻音[ŋ],所以這些聲音轉而被發音為[ãŋ], [ĩŋ]和[ũŋ]。但是ṃ永遠不跟隨在長元音之後發音;在ṃ被增加到以長元音結尾的詞幹的時候,ā, ī和ū要轉換成相應的短元音,比如kathā + ṃ變成kathaṃ而非*kathāṃ,devī + ṃ變成deviṃ而非*devī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